娃哈哈的大剧还在更新,这次爆出了宗庆后的子嗣不止3+1,而是6+1。
凤凰网《风暴眼》独家引述“接近宗家人士”称:2018 年宗家修年谱时,确认宗庆后在宗馥莉之外还另有 6 个孩子——加上宗馥莉共 7 人。
就眼下的棋局来看,宗馥莉真正心里发凉的,其实不是那 21 亿美元的“天价赡养费”(虽然长公主这个钱也一点不想分),而是 29.4% 股权一旦被继承官司切碎,她在娃哈哈董事会里随时可能从“主导票”跌成“可有可无”。
钱再多都是外部变量,控制权才是根本筹码。宗家手里最大的护身符并不是银行数字,而是能决定品牌、产能、渠道走向的那张董事会席位,这是它确保宏胜系和体内集团保持“输血”通道。
图片ai生成
宗庆后去世一年多,他留给女儿宗馥莉的,不只是 29.4% 的股份,更是一张拼图。其中一头站着持股 46% 的地方国资——杭州上城区文商旅投控集团,另一头还有 24.6% 职工持股会。表面平稳,实则暗流汹涌。
继承诉讼把宗家的筹码可能切成几瓣,宏胜系的“体外王国”又把集团的利润抽得干瘪,一边是拿不到分红的国资端着空碗,一边是宗家手握水龙头,这些错综的利益管道,正在重新决定谁能握住“娃哈哈”这只金牛的缰绳。
为什么这么多年,娃哈哈集团名义上最大的国资股东没有拿到应有的分红,而且默不作声?这背后有什么样的隐情?宗馥莉接掌娃哈哈后都做了哪些动作,触动了谁的利益,让娃哈哈不断处在风口浪尖?社长接下来就好好扒一扒。
故事要从 1999 年说起。那一年,娃哈哈为了摆脱与达能合资的束缚,与杭州市政府完成混改,国资进入持股 46%,宗庆后父女和员工会加起来 54%。
这是典型的“三足鼎立”棋盘:国资要政绩、要税收,但不想下场管经营;宗家要绝对控制权,员工会要分红和稳饭碗。宗庆后凭个人威望把这三方捏合在一起:国资拿来审批绿色通道,银行信贷几乎随叫随到;工人们分到“干股”,人人有奖金,一片繁荣。
可繁荣背后,他还暗暗搭出另一座更大的机器——宏胜系。
宏胜系是宗庆后最精密的“隐秘引擎”。二十多年里,它以家族全资的姿态悄悄长出 200 多家公司,覆盖生产、包装、物流、原料、渠道,外人只看到娃哈哈集团年报里七八百亿元收入,却不知道真正的高利润环节——废瓶片回收、PET 粒子加工、无菌生产线、海外糖浆采购、华北华南总经销——全在宏胜账本里。
图片ai生成
到 2022 财年,集团净利润只有宏胜系的一个零头,有媒体做过一个形象的比喻:娃哈哈集团像一头代孕母牛,宏胜系才是亲生小牛,奶水先被偷偷接到另一只桶里,国资握的不是真奶牛,只是“奶牛外壳”。
利润是怎么被抽走的?先拆解宗家那套“四步术”。
第一步,集团内部老厂陆续关停。从 2018 到 2025,张家口、福州、长沙十几条生产线或搬迁或停摆,表面理由是“设备旧、成本高”,实则为给宏胜系新厂腾产能。
第二步,生产委外给“自己人”。比如纯净水找今麦郎代工,但合同对接主体是宏盈利公司,价格拍板也由宏胜说了算,集团成了贴牌方。
第三步,销售渠道拆出去。北方、华东大区经销权划给宏盛商贸,终端回款先进宏盛账户,再结算给集团,账期长短全凭家族一句话。
第四步,核心品牌也准备打包转移。今年二月,宗馥莉把 387 件“娃哈哈”商标提交过户申请,受让方是她控股 51% 的杭州娃哈哈食品有限公司,一旦成功,集团反过来要向体外公司支付品牌授权费。
要知道“娃哈哈”的商标才是最最核心的资产!
这步棋被国资董事一票否决才紧急叫停,但也让外界第一次看清“水管”深度:如果牌照过户连闸门都掌握在宗家手里,国资的 46% 就真成了一纸空股。
国资为何过去二十年甘当“沉默的大股东”?一个答案是利益互换:国资戴着“娃哈哈”这顶桂冠,为杭州招商引资、为统计报表添彩,地方政府拿到了税收、就业和土地增值;宗庆后把所有艰难的上下游谈判都扛下来,让国资轻松在年终报告里写下“持股优质企业”几个漂亮字。
彼时国资要的是城市 GDP,宗庆后要的是经营自由,彼此心照不宣。可宗庆后走了,新继任的宗馥莉在“搬利润”这件事上愈发急切:关厂节流,精简老臣,体外增加投产,这一连串动作让杭州财政局发现就业人数、地方税收在掉头,国资才猛然警觉:再不动,自己分的那碗羹只剩汤底。
继承诉讼成为引爆点。三名美籍宗姓年轻人起诉索要 21 亿美元信托与股权继承,让宗馥莉 29.4% 的筹码面临“碎片化”。
如果最终证实宗庆后子女不止三个,宗家股权可能被分割成七八份,每份不到 5%,表决权直接被削成豆腐渣。这对国资是天赐良机:只要国资拉上职工持股会,合体投票就能超过半数,董事会主导权易手;管理层稍作调整,娃哈哈从“红帽民企”摇身变成“地方国企+职业经理人”。
国资也有顾忌:一旦接管,宏胜系可能“断流”,供应链失血,品牌失速;宗家又握着生产工厂和经销渠道的核按钮,对断货的威胁绝不是虚招。
于是双方进入拉锯。国资先给宗馥莉一个小下马威:商标转移案一票否决;再放出风声说考虑“增持股份”甚至“整体接管”,逼宗家让渡部分体外利润。
图片ai生成
宗馥莉的反击是紧急扩建宏胜系新厂、注册“娃小宗”“WAHAXX”等平行商标,将渠道绑得更紧,一边让团队放出“集团要上市,需要国资背书”的消息,暗示别把牌局打烂。
三兄妹诉讼的进度成了外部筹码:香港高院冻结汇丰账户 18 亿美元,杭州中院准备做 DNA 鉴定,官司每拖一月,宗家就多一分现金压力;国资则坐山观虎斗,等待最佳收购时点。
职工持股会是隐藏的关键角色。宗庆后当年许诺“干股分红”,让老员工成了集团股东,可近年来“分红缩水、奖励递延”让元老们心气不稳;关厂转签宏胜合同触碰了他们的利益,内部信函和仲裁申请层出不穷。
图片ai生成
如果国资愿意承诺稳定福利,职工会在董事会的表决方向就可能转向国资。宗馥莉近期频频给老员工加薪、发补贴,也是为了锁住这 24.6% 的中间票。
局面至此,留给宗馥莉的可能只有这三条路:
1️⃣ 宗家掏钱和解。把体外利润适度回流集团,给国资一个体面分红,还给职工会一份安全养老金,然后继续保持“红帽+家族控制”。
2️⃣ 国资补位控股。诉讼将宗家股权切碎,国资顺势联合职工会完成表决权收编,再与宗家谈判收购宏胜系工厂,娃哈哈进入“国企+经理人”时代;宗家拿一笔现金退居幕后。
3️⃣ 三方僵持拖死品牌。诉讼久拖,股权僵硬,宏胜与集团互相牵制,经销商因为政策不确定减少打款,渠道被竞品蚕食,娃哈哈在一线饮料战场失去黄金窗口期。
眼下,三颗炸弹正被同时拆封:DNA 鉴定、遗嘱效力、商标归属。
图片ai生成
任何一颗定案,都可能让棋盘翻面。香港法院为了避免跨境冲突延迟裁定,杭州法院正在索取宗庆后生前体检样本,两边程序一旦对接完成,新的表决时序就要启动。
地方国资的算盘珠子早已拨得叮当作响:收下集团就是收下现金牛,但要确保牛奶不会被体外水管抽走;若谈不拢,干脆让体外品牌另立门户,旧集团就算保牌,也可能失去渗透市场的牙齿。
吃瓜群众关心的是豪门狗血,但真正决定结局的,是看不见的钱流和看得见的表决权。
宗家想永远握住龙头,必须在家族继承、员工利益、地方财政三条战线上都给出令人信服的补偿方案;国资想把金牛牵回国库,就得先补齐从工厂到货架的产业闭环,防止接盘以后断奶。
职工持股会则像棋局里的活三活四,谁给出更稳定的未来,谁就能把老员工的关键票攥在手心。
杭州的夜风从钱塘江面吹来,吹不散营销灯箱里那句儿歌:“娃哈哈,我们都是好娃娃。”
图片ai生成
可在资本和股权的棋盘上,大人与大人之间的分配博弈才刚开场。
等 DNA 报告、遗嘱效力、商标归属三道判决书真正落笔,谁是真正的“好娃娃”,是手握龙头的宗家后人,还是静静守株待兔的地方国资,抑或是看似弱势却能左右乾坤的老员工?
答案很快见分晓。但可以肯定的是:只要现金流还在暗管里奔腾,任何纸面上的股份都改变不了真正的胜负。股权可以稀释,利润不能假装不存在。也许下一秒,娃哈哈的命运棋盘就会多出一张新牌——那张牌的背后,也许写着“国资复兴”,也许写着“家族反转”,而我们,只能在舆论的喧嚣里,等待最终的落子。
网上炒股,专业在线股票配资交易平台,配资门户网网站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