7月9日,千叶县街头的演讲台上,石破茂的拳头砸向空气:“关税谈判是赌上国家利益的战斗,凭什么被美国看扁!”台下的欢呼声里,藏着日本积攒了多年的憋屈。就在两天前,特朗普的关税通牒像块石头砸进东京政坛。
据央视新闻报道,8月1日起,日商品要加征25%关税,敢报复就再加码。这话不光针对汽车、电子这些日本支柱产业,更像是在抽“盟友”的脸。
日本的反击带着算盘。石破茂特意提“日方是美最大投资国,创造最多工作岗位”,潜台词再清楚不过:特朗普天天喊“让美国人就业”,却要砸掉日企给美国人端的饭碗?
自民党议员在各地集会上翻旧账,把美国对欧洲商品的低关税和对日本的狠劲对比,骂“这哪是盟友,是捏软柿子”。东京悄悄统计过,一旦25%关税落地,汽车出口利润会暴跌40%,电子零件厂可能关掉美国境内三成生产线,到时候失业的美国工人,怕是要找特朗普算账。
展开剩余65%但这对“盟友”的撕破脸,从来不止于经济账。几年前那起太平洋撞船事故,至今还在海底沉着怨怼。美军舰仗着“自由航行”的名头,在国际海域不按航线瞎闯,硬生生撞上日本租用的菲律宾商船。
47名美军士兵在睡梦中随断裂的舰体沉入海底,军舰的钢铁骨架被撞成麻花。五角大楼第一反应不是查责任,而是指着东京索赔20亿,理由是“商船没及时避让”。
日本当时的憋屈没法说。商船的航行记录仪清清楚楚显示:是美军舰突然变道,闯进正常航线。可面对美军的航母编队和驻日基地,东京只能捏着鼻子认栽。
但这笔账没结清——事故后,日本海上自卫队悄悄升级了雷达系统,对美军舰的动向盯得比谁都紧;民间更是炸了锅,媒体天天登“美军霸道航行实录”,把47条人命和20亿赔偿绑在一起骂,逼得政府不得不对美军基地提了17项限制条款。
现在的关税战,不过是换了个战场。美国想靠关税逼日本开放农产品市场,让玉米、牛肉冲垮日本农家;日本则死死护住大米、生鲜的关税壁垒,这些不仅是经济利益,更是选票基本盘。
石破茂在演讲里说“保护应受保护的事物”,指的就是这些能决定选举胜负的农家票。双方较劲的,从来不是简单的税率数字,而是谁能在盟友关系里占主导。
更微妙的是民间情绪。日本超市里,“拒绝美国牛肉”的标语和“支持日企反击”的海报贴在一起;美国中西部的汽车经销商则急得跳脚,他们卖的丰田、本田里,三成零件来自日本,加税意味着涨价滞销。
这种民间的利益纠缠,让特朗普的关税大棒举得高,落得难——真要砸下去,美国自己的就业市场也得疼。
说到底,美日这对盟友,就像同乘一条船的两个舵手,平时互相搭手,遇到风浪就想把对方推下去保自己。关税谈判吵得再凶,撞船事故闹得再僵,最终还是会在利益的天平上找到平衡点。毕竟,谁都离不开谁,又谁都想占对方便宜。
这种面和心不和的戏码,在太平洋上演了几十年,只要利益还在碰撞,就永远不会落幕。
发布于:河南省网上炒股,专业在线股票配资交易平台,配资门户网网站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